標題: 釣竿的常識與迷失
石鯛輝
釣友
Rank: 3Rank: 3
沙梭獎   牛尾獎   石斑獎   魟魚獎   河豚獎   花身獎   紅沙獎   黑格獎   鰈魚獎   三牙獎  

積分 71467
帖子 2204
沙梭 82791 10
花身 64577 10
三牙 39279 30
紅花 39041 30
黑格 38269 50
紅鼓 38890 50
註冊 2011-4-27
用戶註冊天數 4755
用戶失蹤天數 2142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4-8-25 23:28 
114.37.210.4
分享  私人訊息  頂部
轉貼釣魚人雜誌 所發表的文章  看完後保證打通紝督二脈    大家準備好要上課了嗎?  ..................................................................................................
你知道何者決定釣竿的售價嗎?

第一篇:

一、釣竿賣那麼貴有道理嗎?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釣竿的價格以何種條件來決定?是使用的碳纖維素材?新專利的製作技術?調性的設計?特殊的外觀?或是純粹是市場區隔的操作手法?還是內有玄機的行銷方式?

假如,我們對釣竿的製程並不十分瞭解,而試圖來討論釣竿的種種。坦白說,不只是不切實際,而且有點『瞎子摸象』。

因此,在進入這個主題之前,本文必須再度將釣竿的製作過程詳述一遍。不然,討論也罷、爭辯也罷,其過程都會變的極為荒謬。

你都不知道釣竿是怎麼做出來的,其他的怎麼講的下去呢?

槍是軍人的第二生命,同樣的,釣竿是釣魚人的第二生命、手臂的延伸。然而,為什麼很多人對手中的釣竿卻無所知悉?大部分的人根本不知道釣竿是怎麼製作的,這豈不怪..怪...怪哉?

這其中不無製造商的蓄意隱瞞,因為資訊越少,廠商『運作』的空間便越大:你越不瞭解,越能讓廠商左搓右揉外加上下其手。

綜觀釣竿的製作方法,這些年來並無多大的改變。還是由『裁切布料』、『燙接』、『捲製』、『纏帶』、『烘烤固化』、『脫膜』、『裁斷』、『研磨』、『塗裝』這樣的過程所製作出來。

一隻售價三萬元的頂級釣竿,與一隻售價五千元的入門釣竿,理論上的製程都是一樣的,都必須經過上述的九個步驟。

好,有趣的問題來了,『為什麼這支要賣三萬,那支賣五千,其中的分野在哪裡?』

說白一點,到底好壞差在哪裡呢?

二、何者決定釣竿價格?

決定釣竿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是『生產數量』,非量產的商品售價昂貴是必然的,因為未達經濟規模。每一把釣竿必須要分擔的工藝成本,配件...等等的費用相對的高。因此,比較稀少與需求量較低的非量產產品,價格較高是必然的。

再者:『使用素材的類別』也是決定釣竿價格高低的重要因素。不過,廠商大抵都擴充了這一部份的效應。【過度】反映了成本,甚至於趁機哄抬價格所在多見。咱們就以現階段各廠的頂級磯釣竿(非中通類)來看一下:

G牌頂級S系列18尺一號竿牌價:13萬5千日幣,2號竿15萬2千日幣。第二高價的A系列也要9萬日幣。

S牌呢?比較有『斬折』,F-B系列的2號竿牌價9萬7千7百日幣,BBX-MZ2號竿標價8萬5千日幣。

D牌的頂級T-AGS則每款牌價均在10萬日幣以上。至於香魚竿最好不要看了,以免心臟麻痺。

以上述釣竿所使用的素材角度來看的話,很多廠商真的擺明了就是要敲釣友的竹槓,有時候真想建議他們乾脆用搶的比較快....。

怎麼說呢?

說來實在話長,我們先從碳纖素材談起。由於碳纖維的製品頗為龐雜,本文僅就以製作釣竿所使用的素材來做討論,限於篇幅,請讀者務必耐心諒察,幫釣友挑毛病破解釣魚迷思本來就是釣魚人雜誌的志業使命。

三、碳纖維素材淺談:

碳纖原料成品就如同整捆絲紗,每一束絲紗其實都是由很多細微的碳纖集合而成。必須要先製成或混成布狀才能拿來製作釣竿。

工廠以直向將絲紗張開攤平,視所需的厚度而做成不同厚薄的碳纖布,並經塗佈與浸潤良好的環氧樹脂(EPOXY)將其做初步的固化,通常附著在可剝離的雛形紙張上。

如此便成為製作釣竿所能使用的碳纖素材:日本生產的規格通常是寬度一米、長度一百米。台灣則是寬度一米、長度一百二十米。

因為厚薄與原料強度的剛性不同,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所謂:『多少T或多少噸』。

以及混紡了許多不同材料,如:橫絲纖維或玻璃纖維網布,而有不同的各種規格。

甚至於有經過特殊編織者,如:某些釣竿外面一層用所謂的『烏門』(Woven Cloth)布料。這種布料約為同級彈性率單向製品的五倍價格,在高級自行車或高爾夫球桿經常可見。有些機車或改裝車也能看到。

通常外層為『烏門』材質的釣竿,外表只會噴上亮光漆,絕不會將其紋路掩蓋,因為這就是商品價值的根本所在!!

那所謂的24T與46T素材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請期待下一篇:【素材與價格的相對關係】


石鯛輝
釣友
Rank: 3Rank: 3
沙梭獎   牛尾獎   石斑獎   魟魚獎   河豚獎   花身獎   紅沙獎   黑格獎   鰈魚獎   三牙獎  

積分 71467
帖子 2204
沙梭 82791 10
花身 64577 10
三牙 39279 30
紅花 39041 30
黑格 38269 50
紅鼓 38890 50
註冊 2011-4-27
用戶註冊天數 4755
用戶失蹤天數 2142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4-8-25 23:28 
114.37.210.4
第二篇:【素材與價格的相對關係】


這裡先做一個比方讓大家容易來理解

如果需要兩支彈性一樣的釣竿,現在有24T及46T的素材,可以是這樣的組合:

同樣厚度的布,前者假使要纏六圈,後者可能三圈便具備同等的彈性率。

或者24T必須使用一倍厚度的布纏三圈,才能跟46T薄布纏三圈同等彈性,但46T的重量會比前者減輕約一半,這樣大家應該比較容易理解了吧?

為什麼要作成厚薄不同的呢?

譬如假製作手柄節或製作船竿、遠投竿,需要高強度,因此可用厚的布料;溪哥竿、小號磯釣竿的尾節非常細薄,所以必須使用很薄的布料來纏製。

力學上的測試,同樣厚度,多層的強度勝過單層的,雖然到最後要經過烘烤讓各層黏合,也就是最後其實還是變成一層,不過總不能在未烘烤之前,一支空心竿尾,只用厚布纏一圈吧?如此不但造成明顯的「龍骨效應」,強度也將大幅減低。

回歸我們探討的問題,素材的貴賤是影響釣竿訂價極重要的因素,那麼我們想問的是,「用好材料跟差材料的成本相差多少」?

曾經很冒昧地問了幾個業者,大部分都支吾其詞,不願講太清楚,有一個姑隱其名的業者就不那麼忌諱了,他很坦白地問我想知道哪種釣竿,對不起,咱們就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如果傷了那些擁護者的心請莫怪---

【問了G廠最貴的那支磯竿,賣十幾萬日幣的那支】

碳纖素材要怎麼查出它的材料背景或許困難,某些業者當然有他的方法可以看出梗概。碳纖維可耐千度的高溫,可是將其黏合的樹脂,經攝氏160度以上火焰燒灼就會破壞結構而軟化(一般的瓦斯火只能將釣竿的管材燒成只剩黑黑的),樹脂燃燒後管材會只剩一絲絲的碳纖維,藉此「或可」觀察或猜測其纖維的彈性、纏繞方式等等。

這位業者曾經將那支天價竿子的斷節燒灼後審視,推斷素材應該是不超過46T的等級,為了避免冤屈人家,他再做更不保守的「假設」,假設這支竿子使用跟他製作大斑竿一樣的X2或X3(這個X是不想讓其他業者知道的素材代號),這種材料混編有橫絲,即使24T的都比40T的價格貴三倍。

他表示即便是用了這材料,一支磯竿的碳纖布材料成本........聽好喔...絕不會超過3000元!

這還是台灣廠商拿到的價格,日本的大廠取得成本應該更低!

(通常2號18尺磯釣竿或更細的竿子,裸竿製成材料在160g左右的,約需用到1m平方的布料,當然不會是單種材料)


在這裡有一個觀念必須澄明,是不是使用越高T數素材的竿子就越好?在此可以很明確地跟各位說:NO!!!!

【釣竿用材小探】

碳纖T數越高,意味硬度及剛性越強,然而硬度及剛性兩種性質只是釣竿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釣竿還需要韌性、耐疲勞性、耐衝擊性...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韌性。

很多人都說某某廠牌的釣竿中肚很Q,感覺很好...云云,這種感覺通常不是高彈性素材能帶來的,有時反而是24T或30T才會讓你比較有這種感覺。

目前已開發出60T甚至80T、95T的素材,此類產品通常每跳一級,價格可能跳三級,譬如46T每米(1m×1m)約2000台幣,50T可能就要4000以上。

假使我們用這種超高彈性、超高密度的材料做成釣竿會變成什麼個樣子呢?這個有意思:

為了要達到我們想要的彈性,它只能薄薄的纏繞幾層,結果直挺挺的,嗯,彈性不錯,但用力一點拉,啪一聲就斷了!也就是有那樣的彈性,但沒有我們想要的強度,保證每支都斷到「覓覓卯卯」。

好,我們怕它斷,多纏幾層,結果呢?靠夭!硬梆梆好像一支鐵管,這怎麼釣魚啊?

目前釣竿國內大多只用到46T,除香魚竿外,日本頂多用50T者;至於更高等的噸數則用於航空用材及高速賽車如F1一級方程式。

關鍵在於【即使材料強度再強,並非我們所需求的規格】,大家不妨看看今年S廠的F-B系列影片,關於釣竿尾的特性說明,它就表示竿尾柔軟度高、韌性強,可以「彎到比以前更彎」!

想當然爾,不會是高彈性材料,可能採用低彈性素材,或混有玻璃纖維或經過編織非單向素材。

因此從這裡就引發很多矛盾之處了,貴的素材不見得適合,那麼使用材料差不多的話,為什麼那支賣這麼貴,這支卻只賣四分之一價?

拜託!你嘛幫幫忙,你要問我,我還想問你勒!

對呀,也不是用很貴的材料,為什麼賣那麼貴?這個有趣的問題釣友們有興趣了解嗎?

大家若有興趣瞭解,請多按讚與分享,即將繼續連載更精彩的後文:

第三篇:【碳纖維比較好?樹脂就很顧人怨?】


石鯛輝
釣友
Rank: 3Rank: 3
沙梭獎   牛尾獎   石斑獎   魟魚獎   河豚獎   花身獎   紅沙獎   黑格獎   鰈魚獎   三牙獎  

積分 71467
帖子 2204
沙梭 82791 10
花身 64577 10
三牙 39279 30
紅花 39041 30
黑格 38269 50
紅鼓 38890 50
註冊 2011-4-27
用戶註冊天數 4755
用戶失蹤天數 2142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4-8-25 23:29 
114.37.210.4
第三篇:【碳纖維比較好?樹脂就很顧人怨?】

【Carbon含有率是啥?】

講到這裡,要先再提一個大家經常在釣竿包裝盒上或型錄上看的數據---「Carbon含有率」,這是啥米碗糕?什麼99%、98%...,到底高跟低是不是意味好跟壞呢?對不起,答案也是NO!

碳纖維如果沒有經過樹脂的結合,沒有經過樹脂將其硬化、固化,就像一束纖維或一綹毛線,彈性是無法發揮的,所以碳纖布中,樹脂的含量相當的高,樹脂由於與碳纖維能充分浸潤,所以是最常見、最易加工,也是最經濟的基材;有時製品好壞之差,就在於此一部份,各廠各顯神通,也各有特色,但是要加多少比率的樹脂呢?有所謂37%的「黃金比」,也就是碳纖63%,樹脂37%,在過去的經驗是最佳比率。

製作釣竿的第三個流程,便是將初步捲好的管材,架在慢速旋轉台上,以OPP或PET膠布將之束緊,鬆緊程度....該怎麼說呢?太緊有可能在繃裹時會斷裂,或是烘烤時因樹脂膨脹將之擠破,或樹脂無法「流動」均勻分布在各層間---這是相對於「不動」的狀態,並非真正的流來流去。太鬆的話更危險,可能產生層層間的接著不良、包風(層間有氣泡),或烘烤時樹脂溢流。由此觀之,不難理解樹脂在製作釣竿之重要。

【樹脂那麼顧人怨嗎?】

我們看過的目錄,很多都有提到『降低樹脂含量,讓Carbon的彈性可以有更好的發揮』,因此有所謂的HVF--高密度碳纖,SVF---超高密度碳纖,『可製造輕量、強韌、纖細、高張力、不會晃個不停的竿子』。

G廠也輕描淡寫地提過:『將樹脂做減量以減輕重量』,也就是在碳纖布的製作時,將樹脂成份減少,來增加碳纖維的密度。

根據國內某僅次於台塑的碳纖布製造廠X姓專員表示,再怎麼少,樹脂也要佔到『25%』,不然做出來的管材,即使較輕,卻肯定脆。

也就是說,不管HVF、SVF要用什麼樣的噱頭在市場上運作,有識之士應該把它看成『樹脂含量較少,可能較輕但未必比較勇的素材』看待。

目前國內使用的,大都為30-37%的製品,少量有25%左右者。

好,假使就如標示的『Carbon含有率99%』,那樹脂呢?統統化為空氣了嗎?

沒有樹脂,碳纖怎麼黏合在一起?

所以這個數字是有點.....嗯....ㄟ......呵...,僅供參考、習慣就好,莫要當真。

「99%碳纖含有率」這個數字代表的意義,是整支竿子有1%的「其他的東西」,通常是混有玻纖,通常用在補強接繼部份的布材,或是部份需要較韌的部份會混用玻纖的素材。

講真的,那1%是怎麼算出來的,我想應該量其大約、自由心證的成份居多吧,對我們要判斷一支竿子素材的好壞,幫助不大,甚至有誤導之嫌。

試想,24T的也是百分之百碳纖、46T也是百分百,那麼含有率的多寡是來指出的彈性率、強度的高低嗎?

都沒啊,所以建議讀者.....嗯....ㄟ......呵...,再說一次,僅供參考、習慣就好!

【高T數代表高品質?】

往往一支釣竿,可能用數種不同的素材組製而成,端看需求為何而定。

所以不見得哪一種素材就比較好,端看用在哪裡。

一個南部製造釣竿的業者就笑笑跟我說,有一個朋友買了一支叫「什麼Man」的兩截船竿,很不幸用第一次就斷了,因為所費不貲(共兩萬現大洋),覺得丟掉可惜,所以拜託他修理,他仔細一看,是全玻璃纖維的製品,所有材料費包括富士配件,他估計應該在2500元左右就能「打死」,可是這位仁兄居然花了這麼高的價格!

用便宜的素材也要賣貴、用貴的素材更不用講,似乎名牌就能吃定了釣友?

難道是這些大廠具有高超不凡的設計能力、能化腐朽為神奇?

北部某出名的釣具生產工廠X先生就表示,其實依經驗法則便可以將釣竿的調性、強度做修正。

或許這樣講比較快:依經驗便可做出一支竿子,製成後再做破壞試驗,斷的地方予以補強,然後再試,很快就可以修正到很強的水準。

而台灣目前許多廠商所出品的竿子,針對台灣釣場特有的專屬釣法,如:1號竿配1兩鉛錘當作遠投竿、1.5號加一個誘餌籠、極細的竿先用來釣金寶螺...族繁不及備載的日也操暝也操的情況下操給它屬......。

依舊是一尾活龍啦!而且品質越做越好,配件等級越來越高,比起日系釣竿根本不遑多讓!

很多資深老手在用過很多日系銘竿的情況下,對於台灣品牌釣竿習慣用日系的標準來評鑑。

以前當然是有落差,但最近這些年,越來越多的資深釣友看到台灣品牌的釣竿製作品質越來越好,也都逐漸接受好品質的台灣品牌釣竿。

想想看,光是尾一竿節的價格就可以讓釣友省下多少銀子?

下一篇:【電腦還是亂搞?買竿子還是買配件?】


石鯛輝
釣友
Rank: 3Rank: 3
沙梭獎   牛尾獎   石斑獎   魟魚獎   河豚獎   花身獎   紅沙獎   黑格獎   鰈魚獎   三牙獎  

積分 71467
帖子 2204
沙梭 82791 10
花身 64577 10
三牙 39279 30
紅花 39041 30
黑格 38269 50
紅鼓 38890 50
註冊 2011-4-27
用戶註冊天數 4755
用戶失蹤天數 2142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4-8-25 23:30 
114.37.210.4
第四篇:【他們都電腦、我們都亂搞?】

不管美、日哪家大廠,即使透過電腦設計出一支竿子,竿胚依然要實際成形後再做測試、修正,畢竟整個流程中可能產生的變數仍多。

根據瞭解,台灣的工廠即使代日本大廠OEM,管材部份也非全然依設計圖施工,如果有所堅持的話,不過在於作業流程的規範,只要成品可以通過強度、機能的測試,他是不管你怎麼做出來的。

光聽「面無肉怨人大屁股」的台灣廠商片面之詞或許不是很客觀,北部非此三廠之某大品牌X姓代理商就有不同的看法,據他所悉,日本大廠會有訂製特殊碳纖布之「可能」,素材的成本亦非我們想像中那麼低廉。

譬如製作310g【以下】的香魚竿,不管大廠、小廠,成本將是【無法想像的天價】,亦即要輕那麼一點點,可能必須付出極為昂貴的代價。大廠不但會做強度的測試,也會做耐疲勞的試驗。

(強度測試與耐疲勞試驗少數台灣廠商已經做為出廠SOP)

此外,配件的價差更是驚人---主要是導環、捲線器座這些讓各廠痛在心裡、也莫可奈何的玩意兒,這一位代理商就表示,像G牌某頂級磯竿,那些FUJI配件成本就要超過台幣六千元。

某一在大陸設廠多年的知名廠釣竿生產部主管更語出驚人地表示,這些日本頂級竿甚至有用到「一顆三十幾美元」的導環,所以一支賣十幾萬日幣似乎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這樣的說法跟「面無肉怨人大屁股、又愛昧生牽拖厝邊」的台灣北部某廠X先生所言,【一組鈦金導環】約需三千多似乎大有差距,至於跟南部某廠X先生所說的兩千二、三,更是「懶X比雞腿」,差了有兩倍之多!

【賣竿子還是賣富士配件?】

既然各家說法莫衷一是,那...到底一組頂級的配件要多少錢呢?

台灣南部有一家老字號的富士代理商不是嗎?經詢:一顆最「海克拉絲」的大號磯竿用導環,規格為T1-LMJJ者---鈦框經離子電鍍處理,中間導環是Gold礦石的,零售價為日幣1500多元,換算台幣約五百多元,「實際」零售價約三∼四百元;次頂級中間的環是SIC的,約上述品70%價格。

請注意他所說的是「零售價」---單買一顆的價格,假使買一扁擔也是這個價錢,這些大廠豈不要拿刀砍人啦?

日本大廠會拿到什麼價格,大家可以運用一下想像力,每一家用量都是台灣代理商數十倍、數百倍,您把零售價攔腰一砍...再砍...再打個折,似乎也不至於太苛刻。

那這樣算起來,南部X先生所言兩千二、三似乎較接近些,不然呢?

不過比較值得我們留意的是,各廠的捲線器座【據說】都是自己出資開模,富士工業再依此製作,聽說一組模具要價接近百萬台幣,所以分攤下來,捲線器座單品的價格就很高。

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投資」?

富士公司不是有一大堆各尺寸的規格品嗎?這就是大廠的「用心良苦」之處!或為了整體的搭配、或為了特殊的設計、或為了其他我們所不瞭解的原因。

譬如,這亦可以讓大家估不出來成本,因此即使不脫基本設計,大廠幾乎都有自己的款式,同時這些款式也未見於富士的目錄上,足見自己出模具費的可信度不低,所以,一個鈦金屬的捲線器座再分攤模具成本後,聲稱一個成本兩千,我們也該認了不是嗎?

中國「綁標」文化影響之深遠,阿本仔可學得青出於藍呵...,欽佩!欽佩!

有人就提出這樣的問題:一支竿子的壽命幾許?

竿子即使不會斷毀,可是樹脂會老化、彈性會疲乏,裝配永不壞的貴重金屬,以後要把它拆下來裝在別的地方是不是?

還是供在那裡,早晚三柱香?咳!這個嘛...老話一句,你問我,我問誰...

至於素材是不是用很昂貴的就好?前文已經提過,未必如此,不少頂級磯竿依然用30T的,現在一支賣4500的用30T的比比皆是,大小漢怎麼差那麼多?

【用過方知好壞?】

寫到這裡已經得罪一大堆廠商、也得罪一大堆手握名竿的釣友了。

但這些事項釣魚人雜誌不寫,往後肯定也沒有廠商願意主動說出真相,釣友們依舊處於以訛傳訛的懵懂消費習慣迷思中購買售價不合理的釣具。

有人會詰問,有沒有用過這些高級竿?沒有的話竟然在那邊大放厥辭?還不快閉上狗嘴...。

坦白說,是真的很久沒買好竿子了,越了解竿子的材料配件與製作過程,就離買昂貴竿子越遠。

再者,個人也不是沒有經歷過追逐名牌的歷程,有段時期甚至專找一些跟人家不一樣的的稀有竿,這個心路歷程其實跟一般消費心理的轉折並無二致,譬如曾經看到電視上一堆人把G牌的帽子當隊帽,我那頂簇的G帽就被我丟到倉庫裡了,誰想「穿制服」?

寧願戴其他牌子的,為啥?少人戴嘛,又不會「撞帽」。(這一方面的心態未來我們可以再好好探討,還是把主題拉回到「為什麼釣竿可以賣到這樣貴」的另一個探討方向---是不是比較貴的釣竿,製作有特殊之處?)

釣友們請記得按【讚】與【分享】給您的好友喔^^

下一篇:【釣具市場操作層面的探討】


石鯛輝
釣友
Rank: 3Rank: 3
沙梭獎   牛尾獎   石斑獎   魟魚獎   河豚獎   花身獎   紅沙獎   黑格獎   鰈魚獎   三牙獎  

積分 71467
帖子 2204
沙梭 82791 10
花身 64577 10
三牙 39279 30
紅花 39041 30
黑格 38269 50
紅鼓 38890 50
註冊 2011-4-27
用戶註冊天數 4755
用戶失蹤天數 2142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4-8-25 23:32 
114.37.210.4
第五篇:【釣竿市場操作層面的探討】

釣竿要說都是手工竿,似乎沒有什麼不行,因為都是用人工捲製而成的;說它都是機器製成的,似乎也沒有什麼不行。

所謂手工竿,不過在導環固定、竿身編花,以手工為之;釣竿成形,還是手工加機器、機器加手工做成的。

製作一支四千元竿子,和兩萬元的竿子,「基本上」工序是相同的,或許可以這樣說,這支以後塗漂亮一點,賣兩萬;這支隨便塗一塗,賣四千。

突然一個真實的故事浮現腦海,以前一個中部客戶他太太曾在一家製造口紅的工廠待過,工廠將新產品做好後,召集幹部研議該怎麼賣,一派認為成本不過二、三十元,賣個兩三百足矣,如此才可能有量;另一派則認為,最好賣五、六百,不然人家會認為爛貨。後來公司決議再設計一個包裝款式,原本的就訂在六百的價位,新的包裝則賣兩百多。

結果呢.....,到後來便宜的那樁款式死了,也就是銷聲匿跡,貴的那款火紅得很,賣到賺翻!

他故意提這件事是想給我什麼樣的啟發,咱們先略過不提。大家還記得一則新聞報導嗎?[台鹽賣鹽數十載所得盈餘,比不上賣膠原蛋白兩年]!

這些案例投射在釣竿的行銷上,是不是有些脈絡可以讓我們去探尋?

再回到釣竿的成形;如果說好壞沒有差別,那會太簡略我的說法,我說的是工作程序並無二致,一樣將裁剪好的碳纖布燙接在鐵芯上,壓捲、束帶、烘烤成形、脫模、裁減、研磨.....,但整個過程必然是更加謹慎、小心的,因為要賣你兩萬啊!

譬如布料裁切得很精密,捲起來可能起頭點跟結束點接得剛剛好,四層就是四層,沒有明顯交疊的地方,成品的「真圓度」較高。

或者成形後做篩選,真圓度高的,嗯,這個送去A廠給老師傅噴塗,以後要賣三萬;嘖!實在不怎麼樣的,就送去給B廠菜鳥噴塗,以後賣三千算了。

但、三萬的釣竿一年能賣幾百支?三千的一年要賣幾萬支?都做成三萬的行嗎?肥羊有那麼多嗎?我這樣講好像在中傷人家,各位啊、各位,請翻開釣具目錄自己看,一支要價三萬多的釣竿,有跟你講是啥素材嗎?沒有吧?釣竿本質的東西提都沒提,有的話是堆砌幾個形容詞,說調性如何如何。

除此之外反而都是在講富士導環、配件、塗裝,喂!這不是很荒謬嗎?

【為何除了配件還是配件?】

最近有一篇房地產廣告,該主訴的地段、結構、建材一項都沒,只是以一張美美的室內擺設做訴求,這根本就是一張室內設計公司的稿子,簡直完全搞錯方向。

同理,你G廠的Super InXXX是在賣釣竿還是賣配件啊?是富士的廣告還是你G廠的廣告啊?裝個鈦金導環都可以講成那樣,如果用特殊素材豈不長篇累牘了?由之可以反證,素材應該SO SO!假如是多好的玩意,他會不吭聲嗎?

試看D廠,將樹脂減量就能弄出HXF、SXF的什麼的噱頭,敲鑼打鼓、唯恐天下不知,你G廠用的是啥東西啊?

還是一句話,你問我,我還想問你勒!

所以,不要以為買到很貴的釣竿,就是素材很新、很好的,香魚竿或許用到極高T數的材料,其他...佛佛佛,阿彌陀佛,代誌恐怕不是你想的那樣!

不然告訴我你那支G3是啥做的?講不出來是不是換你「塞住」?

釣具製作資訊的極度缺乏,以致於讓廠商有許多運作的空間,有人說百萬名車跟國民車還不是一樣跑120英里,但是百萬名車就是百萬名車,價值不容置疑!

曾經有位銷售服飾精品的店老闆有感發而發地說:「LV的包包也不過爾爾,為什麼女人還是一窩風搶著買....。」

這種看似非理性的行為,與釣友省吃儉用用心計較,就是非買一支大廠頂級竿不可之心理,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先前已經提示過了,即使是高價的釣竿,本質(素材)還是跟中價竿所差無多,所謂特殊設計應該也是溢美之詞,能把釣竿做強一點,工廠難道會只把這個技術套用在頂級竿,其他的就暫時不用嗎?

借問:你手中的頂級竿有標明比同級釣竿更強、可以拉更大的魚嗎?三萬的竿子適合的哈力絲(子線)有沒有多兩號啊?沒吧?

一部百萬名車可以搭載的東西何其多也,一支釣竿可以搭載的東西能有幾許?兩相類比並不允當。

在鐵達尼號上的LV的皮箱,聽說打撈上來裡面還是乾的,你的名竿即使遇到十斤八斤的大魚硬扳不會斷嗎?能在礁石上刮而漆不花嗎?加了什麼珠子、塗了什麼漆,這些皮相的東西可以增加附加價值,可是總有一個程度吧?

好有一比:你去酒店尋歡,看到一個馬子很想上,她跟你說今日她穿名牌洋裝、頸上加掛「踢伏你」鑽鍊,今晚上班前還剛去做了頭髮,原本春宵一度公訂價5000(這是聽來的),今日必須加價兩成五,你覺得合理嗎?

這個比喻當然不是很恰當,哎呀,太嚴肅了,博君一燦.....

【寧可腦空空,拼死買好竿?】

對於名牌的崇尚,如果沒有建立在理性之上,難脫盲目之嫌。

君不見:舉目所望,一堆未脫稚氣的女生手拎LV包包,不管真品、仿冒,都令人覺得俗不可耐;黑頭賓士大轎車門一開,但見一隻穿著拖鞋或白布鞋的腳伸出,站出來的是兄弟樣的哥兒,你可能會猜他不是開討債公司,就是經營非法電玩的,不然就是替人家開車的。

多少釣友連基本的粗鱗黑毛、紅皮攏都分不清,出竿、收竿動作毫無章法,遑論懂得怎麼操竿、控線。

可是竿袋裡卻好幾把頂級竿,置物袋裡一顆八百的浮標數十個...。有時候這是我們做資訊者感覺最蒼涼的,一本近十萬字的雜誌不過百來元,願意掏錢買的沒幾個,寧可腦袋空空無所謂,就是要弄一堆高級釣具襯托自己。

但是在釣場,會中魚的就是固定那幾位釣友,百分之九十的魚,是被百分之十的人釣走的。提升裝備固然會有爽快的LOOK,但是釣魚真正在爽的是作合中魚後的搏魚,不是嗎?

我們不想做太多的批評,可是大家要知道,在追求理性的態度中,要做好一件事,擷取相關知識是必要而且先決的。

但在很多釣友身上我們看不到,而追求名牌卻是有志一同,我們能不徒呼負負?

再扯下去就得罪全世界了.....,咱們下一篇再繼續討論吧!可能有更多內幕哦,好,豁出去了.....。

敬請期待第六篇


石鯛輝
釣友
Rank: 3Rank: 3
沙梭獎   牛尾獎   石斑獎   魟魚獎   河豚獎   花身獎   紅沙獎   黑格獎   鰈魚獎   三牙獎  

積分 71467
帖子 2204
沙梭 82791 10
花身 64577 10
三牙 39279 30
紅花 39041 30
黑格 38269 50
紅鼓 38890 50
註冊 2011-4-27
用戶註冊天數 4755
用戶失蹤天數 2142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4-8-25 23:33 
114.37.210.4
第六篇【釣竿迷思】

大家會有一種誤解,以為頂級竿應該是最輕的,其實只要把各廠目錄翻出來比較,就會發現並非如此。

很多外絲導環式的磯竿,某廠牌重量都大很多。這裡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這麼貴的釣竿,配更輕的導環,竟然比人家還重?頂級釣竿居然沒有達到最輕量的境界?怎麼會這樣?從這個矛盾中大家是不是能有一些反思?

本篇連載深度文要說明這個主題就是:

釣友們要建立一個觀念,「竿子是因『重』而勇,非『硬』而勇」,釣竿要夠強、夠韌,「肉身」自然得厚才能達到強、韌的需求,但管材越厚就越重。

所以頂級竿不會是最輕的原因在此,畢竟還是要顧慮到斷竿率是否太高以致影響到聲譽。

要是管材多纏幾圈讓它變厚的話,又衍生另一個問題了,變太硬,所以跟各位講,頂級竿未必用頂級素材的道理在此!(「頂級」兩字暫時比照坊間高T數之意涵)如果樹脂減量,用更輕的導環,重量卻沒減輕多少,您不覺得其中有鬼嗎?

弔詭的地方,運用一下各位邏輯推演的能力去解讀吧,釣魚人雜誌不想要背負中傷廠商的罵名。

大家總喜歡以某廠牌的釣竿「肚身很Q、很有力」這個論調,支撐自己購買的理由。一位在北市的某出名釣具店老闆,涉獵頗廣,釣魚的修為應在一般之上,幾年前他自己的竿袋裡面也是一把好幾支都是這個廠牌的,他就經常問某廠牌的忠實支持者一句話:某某廠牌的釣竿好在哪裡?大部分的人未必能講出一個所以然來,最後都以「很韌」為結論,他不解為什麼大家迷成那個程度,如果說這個廠牌推出內褲、保險套,這些人還是會搶著買,這一切簡直有點近乎崇拜了,真的有那麼好嗎?

先不提他的想法,來看看某具相當資歷的網友怎麼描述他的竿子:「魚兒用力逃竄,竿子跟著下拗....化解力道,所以細線可搏大魚....下拗後竿子本身的反發力又將魚兒撐起....,所有表現,都充分地感受的到,這就是我喜歡它的原因,其他用過的竿子,有的太硬,有如機械式拉魚;不然就是太軟,無力抵抗...。」

這是很多人普遍對這牌釣竿的評價,不過大家是否從上述的重量當中看出一些端倪了?為什麼它的釣竿比較Q,簡言之,比較重、比較厚,就這麼簡單!為什麼要做比較重?因為要讓大家感覺比較Q,自然不能用彈性係數太高的素材,所以終究會變重。大廠一再強調自己竿子「彎曲點的走向順暢」,但是要做到Q的感覺,恐怕用高彈性素材要達成困難度高很多。

然而不可諱言,它的Q,跟一般低T數碳纖製品的Q又似乎略有不同,如果這其中有什麼堂奧的話,或可能採用較薄的碳纖布料,打個比方,一樣的硬度,0.5mm的布料,四層足矣,用0.2的,恐怕要七層,可是在強度和韌度的表現,或許就會有微妙的差異,大家感覺的Q度可能就是這樣生成的。我無意替生產者解套,但很想質疑,如果你的東西比人家好,為什麼不講出來好在哪裡?還是這就是高階品牌習慣的倨傲嗎?

比較重比較Q的竿子會比較敏感嗎?應該是不會吧,先不要講太大的道理,先問一個問題,玻璃纖維竿比較敏感?還是碳纖竿比較敏感?或者尼龍線比較敏感?還是PE線比較敏感?當然是剛性越強的,傳遞振動越敏銳,那你那支很Q的竿子憑什麼比人家「死硬」的敏感?是釣者自己在敏感吧?

回頭過來聽那位名釣具行老闆的心得,他說,不諱言那個品牌的塗裝他也很喜歡,不過竿子在拉魚的時候,感覺「死死的」,就只是沈沈的、Q軟Q軟的感覺而已;相對於某牌,魚隻在水中的掙、扎、扯、攛、拽...感覺更清朗,他直截了當地說:我釣魚要的就是那種感覺!這就為什麼他把過去該品牌的竿子悉數脫出的道理所在。為什麼要用軟竿,不是希望增加搏魚的趣味嗎?D廠目錄謂新素材「可以讓魚感覺比實際小」,這也反映釣友心態矛盾之處,既要魚兒拉起來很凶,最好讓您爽到不行,又要讓它感覺比實際小條,拉起來心裡沒負擔。

過去釣竿弧形握把都是內纏紙材,外繞棉線,後來手把節一體成型後,廠商聲稱透過手部,可以清晰地感受魚訊,此一需求,無非也是釣者的一種期盼,希望強烈感受魚兒的拉扯。所以,追求Q度,失去懾人心魄的強烈震顫好?還是追求剛性,失去Q軟的韌度好?應該是取決於釣者主觀的喜好,沒有哪一種比較高級,哪一種就比較低級,自己喜歡最重要。

至於竿先誰細、誰粗,各廠目錄中的表格一覽無遺,大體作釣場合、釣法、對象魚種不同,不是先徑細就好操作、較敏感,使用輕量丹錐,平流,魚龜毛,細先徑者操作起來平順流暢;重標、遠標點、浪大流急魚吃餌猛的,或許先徑粗些好操作,藻釣者就多喜先徑較粗者。

延續上一篇關於名牌釣竿的售價合理與否這個議題,我想在許多手中握有數支名牌竿的朋友心裡一定頗感不以為然,暗罵所謂夏蟲不可語冰、面無肉怨人大屁股莫過於此!不過大家想想,如果本文可以發揮些微的功效,不無為大家爭取一個比較合理價格或服務的可能。蓋面對不合理的事務,只要眾人團結起來,賣方屈服的可能性很高,因此即使是蜉蟻憾樹,我也要再講個幾句,不中意聽就請多包涵了。

有一位認識的釣友意見頗為另類,他認為在其他的嗜好圈當中很多人都是花錢買頂級品,大家都大大方方把頂級品的諸性能拿出來討論,譬如攝影、音響、汽車等等,不會像釣魚圈,花錢買頂級就受到多冷言冷語,譬如釣得那麼爛,還敢買名竿...。正巧那就是我上篇文章的重點之一,這位釣友認為這種態度是扼殺釣魚活動的元兇。或許他不是特指我,不過這也是不可承受之重,逼得我們不得不再次探討所謂頂級竿的「內涵」了。

其實,國內一些『專業網站』,針對某些「頂級」產品測試評論,往往基於廣告業務的考量,渲染其優點,缺點則輕描淡寫,甚至缺點的暴露用意是在增加其他渲染的可信度,代理商與網站業者可謂唇齒相依、利益共同,廠商賺進大把鈔票、網站業者廣告源源不絕,但受害的可是消費者。雖然媒體的墮落積弊已久,大家還是不要把這種不正常現象視為理所當然。

如果它真的很好,無論素材、做工、配件、塗裝都很好,基於人類追求美好事務的理性,個人贊同大家有錢的話,儘管給它敗下去。

問題在於:這些竿子有那樣的內涵嗎?您從它的目錄或廣告上看出什麼有別於其他平價竿的不同嗎?

關於消費文化,有學者主張,時代甚至已經超感性化,朝向著「後感性時代」的「感性消費」發展了,消費是藉著感覺、情緒氣氛及符號來消費商品,而甚於其功能及效率;甚至可以說傾向偏重情緒性、情報性,那些誇耀性及符號性價值,甚於商品的物質性價值及使用價值了。

這似乎可以解釋為什麼大家對某個品牌有莫名的擁戴,與它是否與實際的物質價值符合就無關緊要了,試想,拿著心愛的釣竿,藉著眼看、手摸,內心充滿愉悅,槓龜也爽...

國外很多廠商所生產的貨品,在台灣的銷售價格是全世界最高的;想當初麥當勞來台設立之初,也是把價格拉到很高。音響界有一個笑話,有個香港的生意人從國外取得某廠牌音響代理權,想來台灣開拓市場,起初他將價格定在十萬元,並陸續在雜誌上登了將近一年的廣告,廣告費花了近佰萬,結果卻反應冷淡,可謂乏人問津。後來在刊登其他雜誌時,新的雜誌社將價格誤植為二十萬,廣告刊出後,效果卻意出乎意料,好得不得了...。

這種笑話聽起來真的讓人感覺很蒼涼,很多東西,在國外和國內的價格相差甚至以倍計,尤其女人的東西,大家只在乎它是不是名牌,不去問它好在哪裡。

前陣子閒閒沒事在家看了一部影片,主題是幾個財閥帶著頤使氣指的老婆上遊艇度假,後來最機車的那個女人跟一直被欺負的可憐船員因故漂流至無人小島,這時候便產生了許多物質價值的有趣問題了。

財閥曾在船上夸夸大言,商品要售多少,只涉及相關競爭商品,無涉道德倫理云云,意即只要沒人跟我競爭,我要賣多少是我家的事,賺再多良心也不會不安---這也是他所以累積這麼多財富的原因,船員雖然頗不以為然也莫能奈何,畢竟對方是有錢的大爺。

這個老實的船員到荒島後無法忍受那個惡婆娘繼續斥喝,終於跟她「變面」,老子不鳥妳啦!晚餐時船員逕自烤著先前潛入海中捕來的魚,富婆飢不可耐,一條巴掌大好似黑鯛的魚從10美元喊價,加到100美元甚至1000元,鄉巴佬船員忿忿地搬出她老公的話堵她,這條魚此時要賣多少,已不涉及道德或其他倫理了,餓死是妳家的事!後來這個富婆乖乖地當那個漁夫的奴俾,甚至還得侍寢,雖然後來這對不搭嘎的男女交迸出愛情的火花,不過對於物質價值的判斷,倒是讓我感觸良多。

講這個故事是想提醒各位,商品的價值,未必和本身主觀條件有絕對的關係,賣很貴不見得就是很好,是有人有需要、有人願意買,這個說法玩股票的應該感同身受吧?股價未必反應市值,有人要買就好,一張股票要賣十萬元,只要有人願意買,它就價值十萬;「有人要買就好」其實就產銷的機制而言,市場有了,它就值那個錢,實質如何,干卿底事啊?說得也是,先不提吧...

電子3C業幾大龍頭之一的林老闆,買了一台腳踏車,聽說花了80萬台幣,確實,林先生也不是多會騎腳踏車,再會騎也不能飛起來,跟腳踏車選手比,根本是軟腳蝦一個,但是社會大眾為什麼沒有用酸溜溜的話來譏他?說他財大氣粗什麼的,為什麼您買一支三萬的釣竿就要忍受我跟你543勒?這個嘛.....

再來講一小段趣聞,好幾年前有一個深夜的廣播節目,主持人是黎小姐,當天討論的主題是「為什麼有錢人喜歡玩明星?」,由於話題充滿張力,Call in 進來的不少,不過都是一些玩不起但想當然爾的人,後來有一個Call人進來,他是一個大老闆的司機,經常載老闆出入,所以看得比較多。

他幽幽地說,哪個大明星只要價碼開出來,他老闆都玩得起,不管哪個,最大牌的一晚上給妳獅口大開喊價百萬好不好,對我老闆的存款而言,只是零頭而已,嫖完簽下支票,心頭一點抽痛的感覺都沒有,所以只要願意賺,沒有他玩不起的女明星...。

看過電影「桃色交易」吧?情節有點類似。

如果有廠商要做出180萬的腳踏車,林先生買得起買不起?就是1800萬,在他眼中也是小錢,問題在能不能做出180萬的腳踏車?180萬的腳踏車價格開出來會不會招致千夫所指?

產品上市的訂價,其策略有一種叫做「榨脂訂價法」,以早期市場購買者所能接受的最高價格訂定之,只要市場能接、或者忍受就好,未必關乎合理否。

為什麼要賣那麼貴?從這一個層面來看,您花得起、您根本不在乎,為什麼不賣貴一點?經濟發展,讓很多人消費能力很強,一支三萬對我做這種乞丐生意的人來講,或許很貴、超貴;對一些人講,可能他的反應是:有沒有再好一點的?貴一點無所謂...。同80萬的腳踏車一樣,有錢人根本不在乎你這支釣竿賣三萬是不是合理,反正我就是錢多,你把最高價的釣竿從0.8到2號都各給我包兩支起來...。(這不是台客引以為豪的氣魄嗎?)

而我們的問題在於:很多人根本不是林老闆!收入可能也未必很豐厚,尤其是在不知道它好在哪裡的情況下---除了塗裝讓您「覺得」很對味之外。沒錯,這是感性消費的時代,但是這個品牌有什麼讓您感受在情緒性、情報性,那些誇耀性及符號性價值?是它高格調的廣告?不會吧?在台灣從未見過這家公司的廣告(大家搶著買還用登廣告嗎?不過在大陸可是經常跟人家搶封底哩!)至於要談形象,可能要從先價格先探討起吧。

這一廠牌的價格似乎比其他廠牌高,別人批發價75折,它就非要批85折不可,一樣日幣五萬的竿子,反映在終端購買者就差一、兩千台幣,因此大家會認為這個廠牌似乎比較「高尚」,事實上是缺貨缺得很厲害。缺貨?到底是工廠產能不足?還是市場需求量大到超出預估?啊喲,什麼時代了!市場有需求豈有沒辦法滿足之理?講一句刻薄點的話,能買頂級竿的有幾個?就是那一小票而已,今天買不到,明天他還是會等,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吊一吊消費者的胃口,反而更能烘托產品的價值,假如釣具店存貨飽飽,消費者當然不會急著搶,釣具店也會因積壓資金而急著出脫,對價格的穩定反而不利,個人認為大抵是市場操作的手法,既然沒貨,幹嘛賣那麼便宜?

當然,有人主張所謂「消費」,不僅單純地停留在物質的消費上,還包含了添加於物質上各種情報符號等「意義」的消費。在後感性消費時代,不能單純地討論實用性及功能性,而需要先了解一下意義消費的動向,「消費」這個名詞的對象,不單包括物理性、經濟性的世界,還需要擴大到包括心理性、象徵性世界的所有生活世界。譬如買賓士汽車,除了實質乘坐、安全可靠的性能外,同時帶有社會地位、財富成就等象徵,即使您形容猥瑣、禿頭啤酒肚,沒開車出來人家當你癟三、nothing,開了車就成了X董、X總,絕對是有頭有臉的something,問題是,有些根本是初入門的人想要用頂級竿彰顯技術或資歷,這樣的企圖是可能達成的嗎?

百萬名車開在路上,大投以注目的眼光(所以很多好車不貼隔熱紙)。而手持銘竿,酷寒冬天佇立孤礁,淒風苦雨,身旁無一人,誰看?溽暑夏天,不是頂著烈日就是摸黑垂釣,誰管你拿哪支釣竿?如果我們理解實質上釣竿貴賤,有時只是廠商就消費市場所作的分隔,投資在上面又不容易彰顯您的經濟或技術層次狀況,真的沒有必要勒緊褲帶去「敗」一堆那些昂貴的玩意。

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那邊釣竿又拗下去了,還是那支兩千多元的 Holiday,羨煞大家的眼光,而您的萬元寶竿依然直挺挺向著天,應該頗不是滋味吧?

這就是為什麼本文主張充實知識在先,添購名竿在後的理由,不然阿貓阿狗全都穿得一身名牌,一把名竿舞弄得荒腔走板,簡直是在糟蹋夠格拿名竿的人。

記得很多年前有回透過關係,到管制的蘇澳南堤釣魚,身旁由釣溪轉釣磯的一個好朋友,有錢嘛,第一次就買最好的竿子、最好的力櫓,結果他連續斷線到第八次才拉上一條黃雞,第九、十次魚訊又斷,我當時真的很想把他推下海,或者拿我袋子裡的平價預備竿強逼他用。

總之,大家無需太過迷信高價等同於好釣竿,這並不是說高價的竿子都沒有好的,強灌價格的也不在少數。固然高價的器材,可以讓消費者提高自己的身價,滿足一下虛榮感。

但釣竿並不像雙B的車子可以開著滿街跑,所以也虛榮不到那兒去,所以原則上還是務實最重要。

魚獲定理:『百分之九十的魚被百分之十的釣魚人釣走:其餘的百分之十由其他百分之九十的釣友來釣』。

您是百分之十的釣友?還是其他百分之九十的釣友呢?

請多多充實釣魚知識吧,畢竟釣好魚是由:『豐富的知識』、『完整的技術』、『充沛的體能』所組成的。

(本篇文連載完畢)


石鯛輝
釣友
Rank: 3Rank: 3
沙梭獎   牛尾獎   石斑獎   魟魚獎   河豚獎   花身獎   紅沙獎   黑格獎   鰈魚獎   三牙獎  

積分 71467
帖子 2204
沙梭 82791 10
花身 64577 10
三牙 39279 30
紅花 39041 30
黑格 38269 50
紅鼓 38890 50
註冊 2011-4-27
用戶註冊天數 4755
用戶失蹤天數 2142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4-8-25 23:36 
114.37.210.4
感謝釣魚人雜誌精闢的文章 讓我們看的好爽...................................................................
當個聰明又快樂的釣魚人吧


輝龍
釣友
Rank: 3Rank: 3
沙梭獎   牛尾獎   石斑獎   魟魚獎   河豚獎   花身獎   紅沙獎   黑格獎   鰈魚獎   三牙獎  

積分 4345
帖子 30
沙梭 2405 10
花身 2407 10
三牙 1899 30
紅花 1901 30
黑格 1874 50
紅鼓 1874 50
註冊 2014-7-30
用戶註冊天數 3565
用戶失蹤天數 3157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4-8-26 02:22 
114.36.162.116
質感  作工細緻  公差精準 用料
國產若做的到 我一定買國產品
問題...
哪一把?
再來..很多人不懂什麼叫品管成本
這不是耐不耐操問題...
這篇文章用意 以耐用度來隱約
再以金錢比較...來達成它的目地
再來同樣T數
會不會 還有什麼等級之分?

之前看完這文章
就繼晃其他網站了...
聲東擊西的文章...
我比較佩服它可以寫這麼長..
八字都沒一......XX
小細節都做不到..
先學飛....
等哪天台灣人不用富士珠..
都用玉山珠時


狐徒
釣友
Rank: 3Rank: 3
沙梭獎   牛尾獎   石斑獎   魟魚獎   河豚獎   花身獎   紅沙獎   黑格獎   鰈魚獎   三牙獎  

積分 17618
帖子 1064
沙梭 46635 10
花身 41490 10
三牙 33864 30
紅花 33832 30
黑格 33539 50
紅鼓 33780 50
註冊 2012-9-8
用戶註冊天數 4254
用戶失蹤天數 1870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4-8-26 07:53 
61.223.169.193


QUOTE:
原帖由 輝龍 於 2014-8-26 02:22 發表
質感  作工細緻  公差精準 用料
國產若做的到 我一定買國產品
問題...
哪一把?
再來..很多人不懂什麼叫品管成本
這不是耐不耐操問題...
這篇文章用意 以耐用度來隱約
再以金錢比較...來達成它的目地
再 ...

我看到的跟你不同呢
國產確實有釣竿做得到,但我不想被說在推銷


輝龍
釣友
Rank: 3Rank: 3
沙梭獎   牛尾獎   石斑獎   魟魚獎   河豚獎   花身獎   紅沙獎   黑格獎   鰈魚獎   三牙獎  

積分 4345
帖子 30
沙梭 2405 10
花身 2407 10
三牙 1899 30
紅花 1901 30
黑格 1874 50
紅鼓 1874 50
註冊 2014-7-30
用戶註冊天數 3565
用戶失蹤天數 3157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4-8-26 11:52 
114.36.162.116


QUOTE:
原帖由 狐徒 於 2014-8-26 07:53 發表


我看到的跟你不同呢
國產確實有釣竿做得到,但我不想被說在推銷

那一定是我眼瞎了....